放生,可能是基於宗教的因素,也可能基於愛護某種臺灣原生生物的因素而放,也可能是無心之過或者無法照料下的棄養。隨意放生的結果,造成臺灣生態的浩劫。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吳郭魚。民國35年由吳振輝與郭啟彰兩位先生由南洋引進非洲鯽後大量養殖,因肉質鮮美且價格便宜,在二次大戰後成為臺灣重要的動物蛋白質來源,故被稱之為吳郭魚。對環境的適應力極強,即使到了今天,臺灣很多河川嚴重污染,但吳郭魚仍能生存繁衍。吳郭魚具有領域性,成熟雄魚在繁殖期會用嘴啣河川底部泥沙做窩,形成一個圓形凹穴,再將中意的雌魚引入窩內。雌魚會將受精卵含入口中,孵化後10天內,稚魚遇到驚嚇仍會游入母魚口中,稚魚可受到母魚非常安全的保護,而吳郭魚終年均可繁殖,母魚每隔3~4週可再產卵,孵化後的稚魚,經過100~150天又可再繁殖,加上吳郭魚又是雜食性,什麼都吃,所以大量侵佔臺灣河川,很多臺灣原生魚種自此消失,也讓很多年輕朋友誤以為河川裡只有吳郭魚這種刻板印象。
另外一個年輕朋友會常見到的:福壽螺,這也是放生造成的後果。民國六十幾年時螺肉大受歡迎,於是有人從南美洲帶進了福壽螺卵(Pomacea canaliculata),希望繁殖後能藉此賺錢,很多養殖場都加入養殖計畫。但因臺灣人不喜歡福壽螺螺肉,於是在虧本的情況下養殖場就任意放生,沒想到這樣的動作,造成臺灣生態的浩劫。福壽螺的繁殖能力很強,一個月能產1000-1200粒卵,而且他們產卵的地方是在水面之上,沿著植物的莖葉放置卵,因此可以逃避魚類的覓食,且鳥類也不喜歡覓食,於是就可確保大量的卵可以孵化,於是福壽螺就此大量繁殖。前台大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長楊平世與台大農業經濟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用經濟學公式推算「二十五年來福壽螺已吃掉台灣一百億」,民國七十五年統計,福壽螺入侵對稻米生產造成的有形損失即高達每年新台幣十二億元,之後每年對水稻等農作物的損害約一億元以上;累計對生態實際造成五十一億元的經濟損失,若再加上政府與農民所曾投入的防治費用,損失金額直逼一百億元之譜,幾乎吃掉了四分之一條的高速公路,而且,這場戰爭還沒有結束,現在臺灣鄉間溪流田野仍可見福壽螺與紅色的卵。
上面所列的是經濟上的損失,為了防制福壽螺,農夫大量噴灑農藥,造成田野間很多動物都被毒死,所以有很多原生生態因為福壽螺而死,這樣的損失實在難以估計。
狗,是人類的好朋友,也許您會認為,狗與人類相處這麼久,任意放生,應該不會造成問題。但是,您若將狗放生於市區,狗會因為害怕(試問您若被相處多年的親人所騙,拋棄至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您會不會害怕?),或者自衛,或者飢餓,而攻擊他人,造成社會問題,假如棄養於山區呢?狗會在山區向遊客乞食,或因食物而攻擊遊客,也會因食物不足而捕捉山中的野生動物,破壞原有的自然生態。
陽明山大屯自然公園因民眾與宗教團體的任意放生,原公園內的茂密的水生植物,早就被錦鯉、巴西烏龜等破壞殆盡,而網友更拍攝到原屬於觀賞魚類的「金波羅」也已經出現在大屯自然公園(網址: http://x4.net.vnu.edu.tw/~tbgweb/cgi-bin/topic.cgi?forum=13&topic=1724&show=0 )。
而因民眾任意在日月潭放生觀賞用的玻璃魚和紅魔鬼魚,造成日月潭俗稱總統魚的曲腰魚數量銳減,瀕臨滅絕厄運,而俗稱垃圾魚的琵琶鼠魚也造成臺灣各大河流的嚴重威脅。農委會特生中心及雲林縣環保局九十一、九十二年調查北港、濁水溪生物生態都發現,原為觀賞及清潔魚缸用的琵琶鼠魚,在野外數量持續增加。且琵琶鼠魚在汙染嚴重的溪流中,依然能存活繁殖。以雲林縣境流溪為例,除濁水溪外,多數溪流均嚴重汙染,水質惡化底層烏黑,有如惡臭排水溝,但從河口到海拔三百公尺流域,都可發現大量琵琶鼠魚。琵琶鼠魚也危害冬山河水域,宜蘭縣風管所三年前調查,估算每十平方公尺水域中就有三尾,冬山河長十多公里、寬一百三十公尺,換算有數十萬條。
中國畫眉與中國藍鵲的入侵,開始影響臺灣畫眉與被譽為國鳥的臺灣特有種臺灣藍鵲,雙雙面臨生存空間被壓縮與面臨絕種的威脅。
因您的一念之間,放了這麼一個生物,卻造成萬物的痛苦,您造了一德,救了一命,卻造成眾多生命的死亡,造孽數千,那麼您有得到福報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